外貿頂壓前行量質齊升

04.16(更新于04.16
轉自:經濟日報
海關總署4月14日發布數據顯示,一季度,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.3兆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1.3%,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,連續8季超過10兆元。在國新辦舉行的記者會上,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,今年以來,我國經濟運作起步平穩,發展態勢向新向好,外貿在頂壓前行中實現了規模增長、質量提升。
王令浚表示,在外部困難挑戰增多的情況下,各地各部門和廣大外貿經營主體積極應對,推動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實現平穩開局,呈現出經營主體活躍度進一步增強、對外合作空間進一步拓展、區域開放佈局進一步優化、外貿「含新量」進一步提升等積極變化。
根據統計,一季度,我國有進出口業績的企業達到52.9萬家,年增3.3萬家。其中,民營企業數量創下歷史同期新高,達45.5萬家,占同期有進出口實績企業總數的86.1%。
從貿易對象來看,一季度,我國與傳統市場的貿易保持較強韌性,對德國、西班牙、英國等進出口都較快成長。高品質共建「一帶一路」持續走深走實,對共建國家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0.9個百分點,其中對東協增長7.1%,對中亞五國增長6.9%。
從區域佈局來看,我國中西部地區不斷發揮自身優勢,有序承接產業轉移,外貿潛力進一步釋放。一季度,中西部地區進出口1.84兆元,成長8.7%,成長速度比全國整體增速高7.4個百分點,佔全國進出口比重也比去年同期提升1.2個百分點到17.9%。
從外貿結構來看,第一季裝備製造業產品進出口成長7.6%,佔外貿進出口的一半。國潮新品不斷推出,自主品牌產品出口規模逐年成長、佔比不斷走高,第一季持續成長10.2%,占出口總值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22.8%。一批配套能力強、產品性能優的設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速培育,助力中國外貿向「新」而行。
外資企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,也是中國改革開放與創新創造的重要參與者,也是中國聯通世界、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。一季度看,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資企業超過6.7萬家,創近3年同期新高;外資企業進出口2.99兆元,連續4個季度實現成長,其中電子資訊產品、生物醫藥及醫療儀器等高技術產品進出口全國佔比保持在四成以上。
一季度,我國出口規模突破6兆元,達到6.9%的較快成長,展現較強韌性。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、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分析,外部需求、產業創新和市場競爭力共同支撐了我國出口較快成長。
數據顯示,一季度,全球製造業PMI平均值為49.9%,高於去年第四季以及去年同期。其中,亞洲、非洲3月的製造業均在擴張期間,我國對上述地區出口分別成長7.8%、12.5%。一季度,我國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成長。
同時,中國製造高端化、智慧化、綠化轉型動能強勁。其中,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連續4年維持成長勢頭,第一季持續成長10.8%;專用裝備出口連續9年成長,第一季成長16.2%。新能源產品在推動全球綠色轉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,第一季風力發電機組、鋰電池、電動車等出口分別成長43.2%、18.8%和8.2%。
4月9日,中國政府發布《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》白皮書,以大量的事實和數據表明,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,是經濟規律作用的結果,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。
「今年一季度,在美國政府濫施關稅的干擾和衝擊下,中美雙邊貿易仍保持增長,進出口規模1.11萬億元,增長4%。」王令浚表示,美國政府所作所為已經引起全球普遍反對,中方已堅決採取反制措施,並將與各方繼續共同反對美國關稅欺凌道行為,共同捍衛多邊體制。
「目前,我國出口確實面臨複雜嚴峻的外部形勢,但是『天塌不下來』。」呂大良說,近年來,我國積極建構多元化市場,深化與各方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,這不僅賦能了對方發展,也增強了自身韌性。同時,中國內需市場廣闊,是重要的大後方。我們將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,以自身的確定性來應對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。
接觸
留下您的訊息,我們將會與您聯繫。

公司

關於我們

商業

大宗商品交易

商業諮詢

國際物流代理

跨境貿易與投資

訊息

訊息